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禹会风情
记述禹会历史 传扬大禹文化 考证淮河文明
——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新闻作品结集出版受热议
作者:摘自蚌埠日报  发布时间:2014-08-11 11:16:46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作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既有民间传说,又见文献记载。“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通过对实地的考察和对出土文物的观摩,专家们分别从考古学领域、先秦史领域和环境考古学领域作了热烈的分析、论证,最后达到了“一锤定音”的结果。

  在研讨会论文集出版之前,一本由市新闻主管部门出版的新闻作品集《蚌埠·禹会诸侯之地》悄然出版,并及时发送到每位与会者手中。在欣赏该书的同时,我们可以真切领略到编者和活动策划者在进行该项工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这本书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很多与会专家、学者纷纷来电来函表示祝贺,并对此书一致表示赞誉,其中不少专家学者还专门为此书撰写评论并推荐。本报在此摘录部分专家的书评,以飨读者。

一本值得品读的好书

——— 荐《蚌埠·禹会诸侯之地》

  近日,承王吉怀先生的美意赠我一本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新闻作品集《蚌埠·禹会诸侯之地》,真是喜出望外!浏览再三,爱不释手……。我喜欢这本书,不是因为书中收了我好几张照片,而是因为它的内容、它的编排、它的及时出版发行。

  这本书是去年十二月在蚌埠召开的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的新闻报道集,评价这类书的质量高低,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第一,是报道的内容是否重要,是否真实。禹会村遗址发掘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它以考古和文献结合研究证实,现在的禹会村就是四千多年前大禹在涂山会诸侯之地,正是这一事件,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政治与民意基础。第二,是报道的是否及时。新闻最讲时效性,最讲轰动效应。根据统计,会议期间有来自中央、省、市的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36家媒体参与新闻报道,作为学术会议,实属空前。考古是人民的事业,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理应回馈人民大众,媒体朋友抓住契机,把会上讨论的情况和形成的结论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给大家,是激励,也是教育。第三,是书的编排和装帧是否美观,读者爱看不爱看。这本书不仅收录了各家媒体的文字报道,还选了不少当时开会、釆访、参观、交谈、争论以及出土遗迹、遗物的照片,真正是图文并茂、装帧考究,具有历史承载的功能。若干年后,十年八年,二十年,不管时间多长,凡是参加会议的人,一看到这本书就会立即回忆起当时的盛况;没有参会的人,甚至无数代以后的读者、研究者,只要看到这本书,也会想像到、并且部分复原出当时的情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新闻作品集将永远发挥它以史育人的作用。

  这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感谢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三个主编单位和王勇勇先生,感谢以王吉怀为代表的禹会村考古队全体队员,感谢参加追踪报道的所有媒体朋友!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李伯谦

为增强文化软实力提供软资源

———《蚌埠·禹会诸侯之地》读后有感

蚌埠市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理事 王绍义

  封存四千余年的“禹会文化”,终于在2013年12月的“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上揭开了面纱。这次研讨会通过对禹墟考古发掘重大成果的科学解读,实现了对禹会村遗址一次盛大集会的实物印证。科学解读它的盛会闭幕不久,彰显其成果的新闻作品集就出版了,全面再现了“禹会诸侯于涂山”的文化盛事。善哉此举!壮哉此举!

  手捧《蚌埠·禹会诸侯之地》一书,阅读之后感慨万千。作为蚌埠长期从事大禹文化研究的“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成员,我感觉这本书沉甸甸。我说它沉甸甸,不仅在于它的篇幅多而分量重,不仅在于它的信息量大而壮观,更在于它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无比厚重。它使蚌埠的大禹文化研究工作以及“弘禹事业”获得了极大的正能量,我们的研究工作也将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和“名正言顺”地进行。

  这个集子通过图文并茂地展示与会专家的风采和智慧,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到“禹会诸侯”这件事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大家爱国、爱乡和爱禹热情。从内容上看,这个集子全面搜集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诸多国家级、省级和境外媒体以及本市各媒体,包括纸质媒体和网络在内的36个单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充分报道了“研讨会”的论证情况以及对遗址、文物的参观盛况;60多位重量级考古专家、史学巨擘和权威学者的理论阐述,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一锤定音”的结论性语言,振聋发聩,令人振奋。因此我要说,这个集子所呈现的一系列重大文化事象,是蚌埠“禹会文化”的靓丽名片,为蚌埠提供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极其丰富的文化软资源。

  同时,这个集子的出版,也让我们进一步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那就是,如何把“大禹文化”特别是“禹会文化”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课题。身为扎根蚌埠的大禹文化研究会成员,我们当义无反顾、不遗余力地将“大禹文化”的研究工作及“弘禹事业”向前推进,为蚌埠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让禹会村遗址考古成果永垂青史

———《蚌埠·禹会诸侯之地》读后感

蚌埠市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首届副会长 刘华

  《蚌埠·禹会诸侯之地》是一部记载历史文明的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的新闻作品集,是将“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对涂山禹墟五次发掘考古成果论证情况真实的、全面的记录。特别是记录了北大著名教授李伯谦代表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庄严宣告——— 史籍记载禹会诸侯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性”,让中外震惊不已。史学家评论说,中国信史将由商朝提到夏朝,禹墟可望同殷墟一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蚌埠·禹会诸侯之地》记载的涂山禹墟考古成果,将永垂青史。它展示出“禹会村遗址、大禹文化和淮河流域文明”的崇高地位,是蚌埠“文化强市”的基础,将为推动蚌埠经济发展、促进蚌埠走向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当前,蚌埠正在大力进行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精心勾画“363”蓝图,如能将《蚌埠·禹会诸侯之地》记载的中国信史一起规划,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精神,蚌埠必将建成“特色历史文化名城”!

  为此我建议,尽快使“363”蓝图和“打造特色文化名城”结合起来,两张蓝图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让《蚌埠·禹会诸侯之地》这部珍贵的新闻作品集,为蚌埠“打造特色文化名城”和“文化强市”作出历史性贡献。

解密“史存疑团”的蚌埠担当

——— 评介《蚌埠·禹会诸侯之地》

题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几天前,我将蚌埠寄送来的作品集转赠给中国社科院的几位领导,他们都为蚌埠市委、市政府对历史考古的重视程度及推广创新的做法交口称赞。禹会村遗址和大禹文化是蚌埠的,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可以说,蚌埠为巩固和扩大研讨会成果而编印的这本书,不仅对整个蚌埠深度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蚌埠文化的宣传起到了支撑作用,让蚌埠人民对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有了充分的了解和体会,还让“大禹”这一珍贵的历史财富在神州大地释放出催人前行的力量。这,正是蚌埠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说实话,在我主持参与的很多学术性会议中,像蚌埠这样一次性组织30多家境内外媒体集中聚焦一个历史文化事件,并且运作得如此成功,实在不多见。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蚌埠的地方党委政府对研讨会本身以及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之高,体现了蚌埠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我们常说,不能让历史文化资源湮没在史书里,停驻在“文化人”的脑海里,一定要有传播的手段、传承的载体和传扬的人群,这本新闻作品集的出炉,已经初步展示了蚌埠在传播、传承和传扬“大禹”这一珍贵历史财富方面的努力和成效。此举特别值得一些地方借鉴和学习。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 王巍

  欣闻蚌埠借研讨会契机,专为禹会村遗址的发掘考古编印了一本新闻作品集,系统收录了史学界、考古界权威人士对遗址发掘的科学论证和全面论述,感到特别受鼓舞。近日认真捧读之后,更是感慨良多。

  个人认为,单纯的新闻作品只是对瞬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录,而把它归纳集结成一本书,它就成了历史的表述,可以传之后世的。王勇勇先生主编的新闻作品集《蚌埠·禹会诸侯之地》,就是从这个意义出发,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详细记录了36家境内外媒体对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各个阶段的重大发现、周密论证及科学解读,从而一点点揭开了史料中记载的“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谜,统一了人们对史存疑团的认识。这是文明探源考古成果向社会转化的一个成功范例,使禹会村遗址在现有基础上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和推广。可以说,这本书的编印,是对历史考古的一种见证,同时也是一种肯定,充分释放出历史考古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果。尤其对于今后的大禹文化研究者来说,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禹会村遗址的发掘研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子课题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几天前,我将蚌埠寄送来的作品集转赠给中国社科院的几位领导,他们都为蚌埠市委、市政府对历史考古的重视程度及推广创新的做法交口称赞。禹会村遗址和大禹文化是蚌埠的,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可以说,蚌埠为巩固和扩大研讨会成果而编印的这本书,不仅对整个蚌埠深度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蚌埠文化的宣传起到了支撑作用,让蚌埠人民对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有了充分的了解和体会,还让“大禹”这一珍贵的历史财富在神州大地释放出催人前行的力量。这,正是蚌埠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说实话,在我主持参与的很多学术性会议中,像蚌埠这样一次性组织30多家境内外媒体集中聚焦一个历史文化事件,并且运作得如此成功,实在不多见。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蚌埠的地方党委政府对研讨会本身以及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之高,体现了蚌埠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我们常说,不能让历史文化资源湮没在史书里,停驻在“文化人”的脑海里,一定要有传播的手段、传承的载体和传扬的人群,这本新闻作品集的出炉,已经初步展示了蚌埠在传播、传承和传扬“大禹”这一珍贵历史财富方面的努力和成效。此举特别值得一些地方借鉴和学习。

一书在手,纵览“禹会诸侯”

——— 评《蚌埠·禹会诸侯之地》

  “禹会诸侯”作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既有民间传说,又见文献记载。这种传说和记载是否真实,它发生的地点在哪里?多少年来成为学术界争议的焦点。考古发掘让地下的遗迹、遗物开口说了话。

  2013年12月22日-24日,全国各地的60余位专家,汇集蚌埠,对经历了五次发掘的遗址召开了“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通过对实地的考察和对出土文物的观摩,专家们又分别从考古学领域、先秦史领域和环境考古学领域作了热烈的分析、论证,最后达到了“一锤定音”的结果。

  会后,由中共蚌埠市委宣传部、蚌埠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中共蚌埠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编辑出版了“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新闻作品集”———《蚌埠·禹会诸侯之地》(王勇勇主编),给读者献上了一场“王的盛宴”。这本书带领大家“沿着大禹的足迹”,进行了一次“追寻四千年的文明之旅”。让读者感叹的不仅是“滔滔淮水母亲河”,而是它和涂山一起奏响了“一曲文明的乐章”,让大家看到了封存的历史从这里开启,禹会诸侯在这里发生,夏王朝从这里走来。

  全书对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数十家媒体的大规模报道资料,进行了大工作量的搜集、梳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尽地刊出了学术界对“禹会诸侯”事件的认可观点,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同时也让读者得以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禹会诸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该书的问世,是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大事,可圈可点。在欣赏该书的同时,我们也真切领略到了编者和策划者在进行此项工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禹墟发掘负责人 王吉怀

禹会村遗址考古成果的有力见证

———《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新闻作品集》读后

蚌埠市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首届会长 沈叶鸣

  “今日的新闻,明日的历史”。由中共蚌埠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勇勇同志主编的《蚌埠·禹会诸侯之地——— 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新闻作品集》(简称《新闻作品集》)出版了,读后深感欣喜。该作品集收录了史学界、考古界权威人士的题词和签名7幅,重要讲话(开幕词、闭幕词、成果发布词)3篇,36家媒体的新闻报道81篇和《蚌埠禹会村》考古发掘报告目录1篇,以及彩色新闻图片200余幅。全书从各个不同角度,全面反映了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的丰硕成果,是一部兼具权威性、可读性和生动性的图文并茂的新闻作品集。这部作品集的出版,不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禹会涂山,史存疑团,科学发掘,一锤定音”,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在卷首的题词,将研讨会的成果高度凝练,也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新闻点。研讨会期间,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人民网、新华网等为代表的全国数十家媒体的记者前来采访,圆满完成了数百篇文字和图像的新闻报道,可谓盛况空前。其中《人民日报》题为“考古学家确认‘禹会诸侯’于蚌埠”的新闻报道:“经过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60多位专家深入考古论证,最终达成共识,确认蚌埠就是‘禹会诸侯’之地”。现在,这些新闻作品又经过广泛搜寻,精心编纂,集纳成册,以供广大读者深入研读,从而能长期不断地向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新闻作品集》在扉页上郑重地刊载了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颁布并在实践中获得显著成效的“蚌埠城市精神”主题词:“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蚌埠广播电视报也报道说:“参加‘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的专家们来到禹墟遗址,查看遗迹、遗存,实地感受‘禹风厚德’。”并且指出“禹会村遗址的发掘研究,证实了‘蚌埠是古老的淮河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地区,尤其是与大禹文化相关的地下遗迹,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令人骄傲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符号’。”这就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强势发展,不但要靠经济实力,还要靠文化实力。因为,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有高知名度,才能凝心聚力地投入市场竞争。而大禹文化与我市的紧密联系,就是我市雄厚文化实力的核心所在。《新闻作品集》突出反映了“蚌埠城市精神”的内容,就是要使蚌埠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能够借助大禹的崇高声望而大大提高。正如蚌埠市长白金明指出的:“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高度重视大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并正在规划建设大禹文化产业园、禹会村遗址公园,做大做强包括大禹文化在内的文化产业,铸造城市发展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见《新闻作品集·代序》)。

  “禹会村遗址和大禹文化是蚌埠的,也是中国和世界的”(见《新闻作品集·代跋》)。因此,这部《新闻作品集》的问世也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有关单位、有关人士的关怀和帮助。正如《新闻作品集·代跋》中所提出的:“借此机会,恳请各位专家、领导和朋友们,对保护、研究和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给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通过共同努力,让这一珍贵历史财富释放出更加光彩的正能量,为淮河文明、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注入历久弥新、更加持久的活力。也恳请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蚌埠的建设和发展,让这座城市更好地发挥文化优势,早日实现‘重振雄风、再创辉煌,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发展目标”。

  我相信,《新闻作品集》的出版发行,将会掀起新一轮的宣传热潮,进一步扩大禹会村遗址考古成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市各项建设事业发展。同时,它也将在历史长河里发挥深远作用,成为禹会村遗址考古成果的有力见证。

学术研究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畅通桥梁

——品《蚌埠·禹会诸侯之地》

在中国古代传说历史的事件中,“大禹治水”、“禹会诸侯”是最为引人入胜的。因为这不仅涉及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尧舜禹的史迹,还关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等重大问题。《蚌埠·禹会诸侯之地》一书,即是记录了一个被海内外关注的、探索发生在4000多年前这一重大事件的学术会议——“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经5年的探索与发掘,在位于蚌埠市西南的禹会村遗址发现了一座埋没达4000多年的大型“T”形坛。这座“T”形坛的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位于涂山、荆山前面的淮河拐弯处的河堤旁,经过精心设计营造。考古发现的各种迹象都指向了“禹会诸侯”这一事件,使得自西汉史圣司马迁以来2000多年的考证研究“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涂山地望,终于有了考古学探索的实物依据。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无怪乎各方学者汇集禹会村进行论证讨论,并亲临现场观摩感受;还引来海内外30多家媒体记者竞相报道。这些媒体有: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凤凰卫视、中国文明网、新浪网、网易、搜狐、南京晨报、江淮晨报、安徽日报、中安在线等。他们对会议进行了全程跟踪和报道,规模之大、宣传效果之丰硕,出乎意料。

 我参与主办的学术会议有数十个,有如此之多的媒体参与报道一个学术会议,这是第一次经历。而将媒体报道的会议情况以及与会学者讨论论证的看法,配以彩色图片汇集成书出版,也是我见到的第一部。只要看看记者们报道的题目,就会使关心中华古代历史的学者与民众为之心动。如:专家确认《左传》中“禹会诸侯”在蚌埠、“禹会诸侯于涂山”这个事历史上“真的可以有”、“国宝级”考古大师齐聚蚌埠探禹墟、大禹走下神坛、禹墟遗址揭开历史尘封之谜、“禹会诸侯”获考古学术支撑、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蚌埠就是当年“禹会诸侯”之地……等等。媒体向社会大众传播学术研究成果,为学术研究这一小圈圈与社会大众这一大圈圈之间搭建起一座彼此畅通的桥梁。《蚌埠·禹会诸侯之地》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梁。

 我向大家推荐《蚌埠·禹会诸侯之地》一书。该书语言通俗、图文并茂,书前录有禹会专家的题词、蚌埠市白金明市长的致辞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先生的会议成果发布词。如果您想了解“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及其论证的“禹会诸侯”事件,请选读此书,准没错。

文苑里的一朵奇葩

——读《蚌埠·禹会诸侯之地》一书有感

蚌埠市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会员 杨树林

近日,我仔细阅读了《蚌埠·禹会诸侯之地》一书,感受至深,为之震撼。该书系统地收录了史学界、考古学界权威人士对禹会村考古发掘的科学论证,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36家著名新闻媒体对禹会村考古发掘重大发现的新闻报道,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解读了“大禹治水”传说的真实性,揭开了“禹会诸侯”之谜,证实了淮河流域、涂山脚下的蚌埠禹会村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起源地之一,纠正了人们对古代文明起源的片面认识。该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事实铁证,论点论据鲜明、说理透彻,各个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是一部难得的政治、科技、文化、经济、水利、社会综合性书籍,是文苑里一朵绚丽的奇葩,其实用价值客观斐然。

 该书卷首扉页刊载的“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主题词,是蚌埠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向全市人民征集确立的“蚌埠城市精神”。多年来,蚌埠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努力践行这种精神,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文化品位在逐年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在逐年提升,市民的精神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文明道德水准令路人赞叹。我相信,这本书所记录的大禹文化内涵,一定会给蚌埠带来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乃至物质财富,会为蚌埠经济的崛起腾飞、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注入无穷的力量和能量。

 最后我想说,《蚌埠·禹会诸侯之地》这本书的出版发行,从近期看,是给全市人民奉献的一道精神食粮;从长远看,它将在历史长河中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为表达对这本书出版的喜悦之情,我略作小诗一首,以示庆贺:淮水清波促锦帆/泱泱华夏续诗篇/禹乡雅韵名千古/蚌埠新歌唱九天。

一次载入文化史册的重要活动

——《蚌埠·禹会诸侯之地》读后

蚌埠市大禹文化研究者 林宏庆、孙淮淦、杨德新、苗务寅

几天前,市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分别转赠我们每人一本书——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新闻作品集《蚌埠·禹会诸侯之地》,之后我们四人开展了一次漫谈,并形成以下几点共识:

 第一,这本书记录的是一次载入蚌埠文化史册的重要活动。这也是我们读了这本书后突出而深刻的印象。单从参会人员来看,书中多家媒体的报道称,有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中国先秦史学会,以及天津、河北、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北、四川以及安徽等地的相关专家60余人。其中有多位考古学界大师、泰斗级人物,新华网用的标题就是《“国宝级”考古大师齐聚蚌埠探禹墟》。如此高规格的考古学术盛会,对蚌埠来说是很难得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勇勇同志在闭幕词中说,本次研讨会是一次载入蚌埠文化史册的重要活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伯谦先生在研讨会成果发布词中说:“禹会的发掘成功,是汉代司马迁以来2000多年考证研究‘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涂山地望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如此来看,这次研讨会又何尝不是一次载入我国考古史册的盛会呢?

 第二,这本书记录的是一次组织全国知名媒体联合宣传报道的成功运作。打开此书目录,可以看到应邀参加这次研讨会采访的中央及省内外媒体共有30多家。其中收录的文稿有223篇,图片200多幅。试想,把如此众多的媒体人邀集聚会珠城,而且在短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这本身也是一次新闻媒体的盛大聚会。由此可想而知,主办单位(主要是宣传部门)在活动期间要做多少复杂、细致的组织工作。事实充分证明,这是一次大型综合报道的成功运作,也是提高蚌埠知名度的一次成功展示。更值得称道的是,会后不久,主办单位又在短短时间里广泛搜集,将这次研讨会的所有新闻作品编纂成册,这无疑为今后人们研究大禹及大禹文化提供了详实资料。

 第三,这本书是蚌埠市乃至全国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作为这次研讨会的突出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王巍先生用四句话、16个字,作了简洁明确的概括:“禹会涂山 史存疑团 科学发掘 一锤定音”。众所周知,大禹治水的传说,遍及神州大地。“禹会诸侯于涂山”中的“涂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项目,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怀研究员率领的团队,经过六年五次坚持不懈、艰苦卓绝的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又经过60多位专家学者的研讨、论证,得出了可喜的共识,所以,王巍所长这一“锤”之“音”,就毫不犹豫地“定”在了咱们蚌埠的禹会村。这无疑是蚌埠市,不,应当是中华大地上一笔“巨大的文化宝藏”,更是我市一笔“珍贵的历史财富”。

 作为蚌埠市的公民,作为涂山大禹研究会的成员,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对大禹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充满期待。

禹会村之歌(排律)

——《蚌埠·禹会诸侯之地》读后

蚌埠市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苏纲

《新闻集》在手,读罢荡心胸。

禹会开天地,淮河探启明。

高贤纷毕至,盛会亮珠城。

厚重权威语,甘甜大众声。

留名千古秀,题字万年红。

媒体佳音涌,专家立论精。

新书鸣四海,史册照云峰。

禹会何家是?千年素有争。

典籍言凿凿,实地证空空。

社科源头探,中华子目兴。

王公担大任,益友尽心同。

六载发掘进,连番苦战攻。

禹村遗址现,考古业绩丰。

大禹人真有,诸侯会结盟。

禹王元首位,信史化传称。

场面恢弘壮,执帛万国鸣。

专家达共识,成果响苍穹!

禹会诸侯地,涂山在正中。

涂山归蚌埠,此论最清通。

夏禹王朝立,中华古国雄。

方家词妙绝,玩味益无穷。

立论尤高远,风格有异同。

辉煌成果在,考古建奇功。

礼制开天筑,文明旭日东。

玉帛盟会处,文献早澄清。

当下科学考,涂山独具名。

恢弘新建树,大禹世传承。

考古功劳巨,悠悠史册铭。

涂山禹会地,史有异说生。

科技发掘好,佳音一棒听。

涂山之会定,探秘一鹏程。

万代精神继,长风挂满篷。

四千年已过,禹会小村荣。

由此兴华夏,今朝展大鹏。

涂山得禹会,历代有其名。

村落发掘毕,谜团匿影踪。

市魂尤亮眼,句句响铮铮。

百姓欣行践,贤人涌茂松。

禹风德厚远,沙孕宝珠成。

务实云开放,争先创业隆。

良机今又莅,特色焕新容。

大禹传恒久,声名定飞升。

先贤留宝藏,后辈自谦恭。

善事精心奉,无穷释正能。

雄风重振起,文化看峥嵘。

重返一方阵,深怀大禹灵。

(引自2014年8月7日蚌埠日报A6/A7版)
责任编辑:刘书刚